English

末位教师真要淘汰出局吗

2000-12-0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清 我有话说

“学生打分,末位教师被淘汰”。近来被北京一些媒体广泛关注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实施教师聘任制试点工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据校长石彦伦介绍,虽然有3位教师被淘汰,但也没有下岗,而是去分校继续工作。究其原因,北京市尚未成立一家专供中学教师流动的人才中心,现在将未聘用的教师推出校外是不可能的。

该校虽然从今年开始实施这一改革,但早在90年代末期已着手对教师实行量化考核。学生打分卡也不像现在的机读卡这样规范,需要同学们用对勾进行选择。真正试行是1999年。记者从校方提供的学生打分表中发现,“讲课情况”被列在六大项的首位,其余各项分别是组织教学、上下课时间、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对待学生。每项依轻重程度划分为三至四级,像教法枯燥、教学不认真、经常拖堂、经常迟到、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都被列为D级(最差)。据石校长介绍,这是校务委员会依据对老师一般性常规要求进行的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修改才成文的,经过压缩,比较适于学生科学评价,而且都经过各教研组的讨论,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拍板说了算的。

学生打分只占综合评价的40%,其余60%从科研、教学成绩、教学业绩等方面来衡量。石校长表示,现阶段学校进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激活教师队伍。校方1998年制定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2003年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要占20%,尽可能吸引博士。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只等自然退休来减员无疑是停滞不前,没有一个选择人才的机制就等于放弃选择人才的机会;如果一所学校不能留住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没有保障,又谈何素质教育?

首师大附中能率先在全市实行教师聘任制,并采取学生打分、末位教师淘汰的前卫做法,除了人和以外,天时、地利的因素在哪里?

石校长介绍,由于学校直属市教委,相对独立,自主性较强,在教师聘用制试点时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但现在只是过渡阶段,教师分流的机构没有建立好,只能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一句话是“制度和标准说了算,而不是校长说了算”。只有一个科学的制度,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成绩,从而有力地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